新闻资讯
商品车短驳运输相关知识
信息来源:www.tianjinanyuan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5.08.05

商品车短驳运输是指汽车生产下线后,通过运输工具在短距离内(通常200公里以内)将商品车从主机厂、中转库或港口转运至销售终端或仓储中心的物流环节。作为汽车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运作效率直接影响整车交付周期和成本控制。

**运输工具与方式**

短驳运输主要采用轿运车,分为双排框架式和平板式两种。双排框架式轿运车通过双层或三层结构设计,可装载8-12辆轿车,具备液压升降系统实现多层装卸;平板式则适用于超宽、超高特种车辆运输。近年来,新能源电动轿运车逐渐应用于厂区内部短驳,符合绿色物流发展趋势。

**作业流程**

1. **车辆预检**:核对VIN码、外观检查并记录初始里程;

2. **装载固定**:使用尼龙绑带配合防滑垫固定轮胎,确保车辆间距≥10cm;

3. **动态监控**:车载GPS实时位置,运输过程车速限制在80km/h以内;

4. **终端交付**:PDI检测后完成电子签收,异常情况需15分钟内报备。

**关键技术要求**

- 装卸坡度需控制在12°以内,防止底盘剐蹭

- 车内油箱存油量不得超过额定容积25%

- 运输环境温度超过35℃时需开启通风系统

- 商品车轮胎气压需调整至标准值±10%范围内

**行业发展趋势**

随着智能制造升级,主机厂开始推行"循环取货"模式,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整合周边200公里内4S店订单,实现装载率提升至92%。同时,RFID电子锁、毫米波雷达防碰撞系统等技术的应用,使商品车短驳货损率降至0.03%以下。政策层面,GB1589-2016标准对轿运车尺寸的规范,推动行业向标准化、集约化方向发展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短驳运输企业需具备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》及危险品运输资质(新能源车运输),同时投保不少于1000万元的责任险。在长三角等产业集群区,短驳运输时效已压缩至4小时达,单公里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18%,成为汽车物流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。